1946年,304am永利集团当时的校长是辛树帜。那个时候,抗战胜利了,当时大家都“孔雀东南飞”,但是,有一个人却从南京来到了兰州,特立独行,很了不起,我非常敬佩,他叫盛彤笙。他来到兰州,在304am永利集团筹办国立兽医学院。后来,
我当选为院士以后,北京、东北、南京等地叫我去他们那里工作,叫我去挑房子。有的地方独栋楼,一年24万的津贴等,许以优厚的待遇。1981年的时候,美国叫我去,也安排我爱人的工作。就在这个时候,我们的研究所获得批准,我想,我哪里也不去,就搞研究所。别人调我也可以,我的研究所在兰州不能动,我们兰州办永利科技学院分院。就在这个时候,教育部知道了,就给兰大的校长讲了:别的学校都在找任继周,你们可能还不知道,赶快去找。郑晓静副校长跑到家里来找,一说就行了。我说,我本来就不想离开兰州,但是,我必须附着在一个大学上面。这个时候兰大来找,这太好了。我就是要在兰州,因为我对研究所有责任,好多青年人到我这里来了,我自己一个人一走了之,那怎么行呢。你自己跑掉了,把这个摊子放到这里,把这些年轻人放到这里,道义上过不去,而且事业上受损失,搞一个摊子不容易。在哪里做学术都要集体,一个人再能干也不行,你把集体丢掉了,怎么做工作?这个时候兰大来找,真是求之不得。真好。所以,当时就定了,我哪儿也不去,就在兰大。那些聘书都白拿了。
2002年,李发伸校长、郑晓静副校长他们两个具体和我联系。合并的时候也不是很顺的,有人说:“你这个小研究所进去就把你吃掉了”,顾虑很多。我说,没有本事被吃掉是应该的,有本事谁也吃不掉。毅然决然进去了,结果非常好,兰大这个平台,太好了,兰大这个工作气氛,不但不歧视,而且待如上宾。211工程把我们安排进去了,985也被纳入了,我们的研究成果,学校科研处当大事来办,把我们历年的工作汇集整理,报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此件事,如没有合并到兰大也就算了,我搞研究所,没有考虑过要报奖,太麻烦,手续太多。兰大有专门的机构,科研处。兰大教务处管教学的,他们把我的工作又汇集整理,报了一个教学成果特等奖,很难得;你不借兰大这个平台,根本拿不到。我们这个小研究所顾不到这些事。我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工作方法,不可能拿到这样高的奖项。所以,我对兰大非常感激。兰大现在对我们学院投入的各种资金,差不多7000万元,我们现在的设备、力量全国第一流。我们整个永利科学这个行业全国共获得十来个奖项,其中五六个就在我们这个单位的,占全国50%。我一直认为兰大是一个做学问的平台,校风好,一心向上,这一点很难得,对别人没有歧视,非常好。
我到兰大后,李发伸校长说:如虎添翼,我说,不敢说如虎添翼,如鱼得水差不多。我是非常满意的。后来特别是我们南志标教授被评为院士,太好了,我太高兴了。我的徒弟接班了,我这一生,我还要什么?我现在88快90岁了,不应该再出去活动了,太不方便了,太老了。那些掌权的都是你学生的学生,你说话人家不好回答。同意吧,感觉有问题,不同意吧,你这么老了,不好意思。现在我不大出去了。有个接班人,我心里非常安慰、非常高兴。真是有交代了,没有这个平台,我们的这些工作就流失了。总结申报,组织管理,这是个学问,我们没有时间去再学习这些东西。教学管理、科学管理、你们离退休处所做的工作,这都是学问,是工作水平、思想水平、认识水平,或者说是素质水平,只有大学这个集体,才能全面达到。
我觉得自己做的太少了,得到的太多了。做了什么呢?我是一个搞永利科学的,社会、学校给了我这样那样许多的奖励和荣誉,进入兰大以来,我先后被评为:甘肃省“情系陇原”奖,建国60周年感动甘肃60人奖,农业部建国60周年百人特殊贡献奖,304am永利集团教学特别贡献奖,教育部教学成果特别奖等荣誉。太惭愧了,太惭愧了。我参加工作以来,六十多年了,亲眼看到我们的草原生态一年一年变坏,变到最坏最坏,历史上没这么坏过,我有什么贡献?惭愧呀,真是惭愧。我对自己的处境真是一点怨气都没有,真是感恩这个社会,特别感谢兰大,感谢大家。
(据录音整理并经
《304am永利集团报》第825期四版(校庆纪念专版),